
杜长德教授
中科院自动化所
认知启发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概念表征机理解析
讲座简介
人类如何认知和概念化世界万物是认知科学的核心问题。随着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的兴起,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这些先进的AI模型是否发展出与人类相似的物体概念表征?我们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经典“三选一”范式,利用大语言模型(LLM)和MLLM收集了数百万次关于上千种自然物体的相似性判断。通过对这些海量行为数据进行表征学习,我们成功解析出模型内部用于概念判断的66个核心维度。研究发现,这些维度不仅稳定、可泛化,并且具有高度的可解释性,涌现出了与人类极为相似的语义结构。将这些大模型的概念表征与人类大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负责物体、场景和人脸识别的关键脑区(如EBA, PPA, FFA)中存在高度一致性。这些发现表明,尽管学习机制不同,多模态大模型仍能够发展出与人类类似的内部概念表征。
演讲者简介
杜长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聚焦于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前沿,通过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揭示大脑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研究成果已发表于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PAMI、ICLR、ICML等顶级期刊/会议。担任《The Innovation Informatics》青年编委。个人主页:https://changdedu.github.io/。
参与方式
- 时间:2025年10月10日 下午 19:00(北京时间)
- 平台:Zoom
- 语言:中文
讲座大纲
- 讲座内容
- 问答环节
相关资源
- 预读材料即将更新
- 讲座回放将在讲座结束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