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涤博士

袁涤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

大脑的密码:探索失聪儿童的过去和未来

讲座简介

人脑与行为是相互协调且动态发展的。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个体行为的影响,反之又作为神经基础支持个体的行为发展。大脑与行为之间的这种关系表现在所有年龄层以及语言、情感和认知等各个领域。儿童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他们的经历对大脑发育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又支持他们的行为成长。这种可塑性对儿童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充足的环境支持可加速儿童的发展步伐,而缺乏支持则可能导致儿童的发展迟缓,甚至呈现出永久性的损害。
听障儿童因为缺乏声音刺激的输入,他们的口语发展也受到负面影响。尽管已采取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措施,许多听障儿童仍然在语言发展上出现迟缓,且在预后效果上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本系列研究从神经基础出发,深入探讨重度及极重度听障儿童的听觉与口语发展,旨在探索早期听力经验如何影响听障儿童的皮层结构,以及大脑如何支持后续的口语发展。两项横断面研究的结果显示,听觉输入的质与量在保护听障儿童初级听觉皮层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此外,残存听力可调节助听器干预对听觉皮层的影响。基于以上结果,听力经验可以塑造大脑结构,脑部解剖结构或许可以作为各种因素调节的总和,从而成为预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结果的客观特征。
随后的纵向追踪研究证明,在预测儿童植入耳蜗后的口语发展方面,神经特征优于临床行为特征。支持口语发展的大脑区域在预测口语能力从短期到长期的变化中,显示出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模态到多模态的动态神经基础。通过了解大脑的可塑性在连接听障儿童过往经验与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将可绘制个体的发展轨迹,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听障儿童的生活质量。

演讲者简介

袁涤于2025自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她的研究聚焦于神经可塑性同个体经历之间的内在关联。她结合行为学与神经影像技术,从单脑与多脑这两个视角探究健康人群与患病群体(如听力障碍儿童)在语言交流与社交互动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其研究成果发表于Human Brain Mapping, Cerebral Cortex, Brain and Language,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等期刊。

参与方式

  •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下午 15:00(北京时间)
  • 平台:Zoom
  • 语言:中文

讲座大纲

  1. 讲座内容
  2. 问答环节

相关资源

讲座视频

观看视频

视频密码:b#8zUamh